指導思想: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堅持“立德樹人”根本方向,以轉變育人方式為核心,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全面落實國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努力整合資源,激發教師內驅力,創建“醫心融合”特色發展之路,調動備課組和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全面推進學校“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工作。
重點工作:
一、做好整體規劃,推進“雙新”落實
新學期所有學科新教材都將全面鋪開,在學校逐步推進“雙新”任務的過程中,各教研組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制定了本教研組的“雙新”任務清單,本學期將以“楊浦區中小學(幼兒園)提升課程領導力”和“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為引領,落實學校和各教研組的“雙新”改革任務清單,迎接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對我校進行的“雙新”改革專項督導調研。
1.做好學校頂層設計。根據“雙新”改革要求,做好學校層面以學段編制的課程整體規劃方案,落實學校“雙新”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虛心聽取各方意見,不斷完善實施方案。
2.落實學科教學設計。各教研組根據“雙新”要求、學校整體規劃和本組雙新任務清單,編制本組課程綱要,教師編寫新教材單元教學設計。加強各層面研討制度,及時總結經驗,推進各項工作。
3.改進課堂活動設計。圍繞《以“單元學習任務設計”為主題的單元課例研究》項目,以“學生活動設計”、“醫心融合理念滲透”等角度為切入口,撬動課堂教學改革。發揮各學科教研組教學骨干的領軍作用和青年教師的改革先鋒作用,推進學校課堂文化轉型,形成“合作、探究、創造”的同濟中學課堂文化。
二、改進評價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教、學、評一致性研究,嘗試多元評價方式,嘗試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表現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1.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根據“雙新”改革的目標要求,調整課堂評價指標,改進評價量規。
2.創新學生評價。新高一學生啟動學分制評價方式,邊試行邊完善,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突出評價的多元化。
3.探索學業質量評價改革。各教研組要積極探索基于本學科課程標準的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科學有效的學業質量評價方式,以評價方式的轉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
三、創新教學管理,提升學生素養
1.優化作業管理。落實“五項管理”要求,以作業管理為抓手,加強對作業布置、批改、講評的組織管理,突出作業布置規范化、批改及時性、講評針對性,完善《同濟中學作業管理細則》;調整作息時間,更加合理地安排學生的教學活動。
2.加強教研活動管理。明確每學期教研活動主題,濃厚教研氛圍,規范校內集體教研活動時間、頻次以及活動內容與形式的資料積累,干部將結合分管教研組加強過程性參與和研究。
3.改革學生走班管理。新學期高二學生嘗試雙選班與單選班分類走班,要加強走班教學秩序管理,總結選課經驗,不斷完善選課指導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四、加強反思總結,鼓勵科研創新
從教學反思入手,編印《教學反思專輯》;以“我的科研經歷”為主題,組織校級科研骨干做一次大會交流,讓他們的科研經驗成為一線教師的借鑒;以教研組為單位,圍繞“雙新”改革,確立教研組的研究課題;對教師科研難點和困惑進行調研,收集整理,開展針對性輔導。
五、優化研修內容,推進專業成長
在“雙新”背景下,教師理念更新迫在眉睫。校本研修針對我校教師的年齡組成,分層次,分階段,創新和改進校本研修內容,做好見習教師的培訓工作,做好全體教師面對雙新的教學改革理念培訓,做好信息技術薄弱教師的針對性技術支持培訓,推動各層面教師專業的發展,以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
1.開展主題式培訓。結合學校 《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研究實施方案》,開展校本研修。
2.創新培訓形式。通過外請報告和校內自培結合、理論培訓和教學觀摩結合、集中培訓和分組研討結合等多種形式。
3.發揮骨干引領作用。借助名師工作室、骨干工作室、青年教師工作坊等力量,開辟“同濟論壇”,傳播理念、共享經驗。
4.提高全員信息素養。在暑期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培訓的基礎上,做好全員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工作,為線上線下教學融合以及“雙新”要求下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做好準備。
六、開發“醫心融合”,打造特色發展
學校確立了“醫心融合、特色發展”之路,其目的是想進一步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路徑,從更廣闊的視角和更宏大的背景去審視心理健康教育對當下學校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根據《醫心融合特色發展實施計劃》,學校于2021年9月組建“孟超班”,即醫心融合實驗班,依托校內外資源,開發和實施“醫心融合”特色課程,加強教師培訓,組織學生活動,將“醫心融合”特色融入課堂教學中,打造同濟品牌。
七、加強服務意識,助力教學效能
做好教務處、文印室、圖書館、實驗室等各部門的管理和協調工作,進一步規范實驗室器材的管理,為全校師生做好教學服務和保障。教導處要做好各類教學輔助設備及平臺的管理,提高教學效率,真正為教學提供服務。此外,繼續做好國際交流及語言文字等相關工作。
教導處
2021年7月